科学看世界 科学 理性 存在 文化
滥竽充数隐映的伟大秘密
玫子

[摘 要] 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具有讽刺意味和幽默情调的成语故事——滥竽充数,用现代音乐的和声理论去解读,结果与其基本释义大相径庭。故事的主人公并非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混子,而是一位音乐家。故事的相关描述,不仅把“最早关于有意识地运用和声”的记载提早了一千多年,而且也把“和声现象”的发生地由欧洲改写成了华夏。

[关键词] 滥竽充数;古代音乐;和声起源;西洋和声;华夏文明

现代音乐中,和声是不可或缺的。和声的发展和完善公认是西洋,西洋和声也成为现代音乐的标志。和声的起源,目前也都认可9世纪的欧洲。然而比这早一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齐国,就已经有“和声运用”的记载了,而这个记载就出现在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中。

一、成语故事及所涉内容的存在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综合众多的解释资料,该成语讲述了一个几乎众口一词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 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音乐,尤其喜欢竽的声音。竽是一种吹奏乐器,与笙类似。齐宣王爱热闹、讲排场,而且总想在人面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于是每次听人吹竽就让多达300个乐师的团队齐奏。

有个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就跑去宣王那里说自己是个吹竽的名师,能感动所有的人,能让鸟兽翩翩起舞,能让花草为之震颤,而且愿意把绝技献给宣王。宣王非常高兴,不假思索就收留了他,并编入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伍中。从此南郭先生就享有和众乐师一样的待遇,心里美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时就混在队伍里捧着竽模仿别人摇头晃脑,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让人乍看起来很投入,发现不了什么破绽。就这样一次次地蒙混过关,日复一日地白拿薪水。

几年过后爱听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王继位。齐愍王也喜欢竽,但嫌合奏太吵,就令那300个乐师轮流独奏给他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为了不致败露逃之夭夭了。

这则故事距今已两千多年,即使用今天的观点和推断,在纷乱的战国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发生。我们即以史为据,至少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不管作者的动机是什么,也不管后人的解读是否正确,滥竽充数讲述了一个曾经发生的事实,即有人“冒充”乐师混进乐队里为齐宣王“玩竽”,齐宣王也接受了他。

二、成语典故质疑和肯定

(一)滥竽充数原文及权威性译注(摘编自“古诗文网”)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②使③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④请⑤为王吹竽,宣王说⑥之,廪食⑦以⑧数百人。宣王死,愍(mǐn)王立,好⑨一一听之,处士逃⑩。

注释:

①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混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混子就难混。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②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③使:派,让,指使。

④南郭:郭指外城墙,南郭指南城。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⑤请:请求。

⑥说:通“悦”,喜欢。

⑦廪食(lǐn sì)以数百人:官府供食。廪:粮仓。食:给东西吃。以:同“与”。

⑧以:给。

⑨好∶喜欢,爱好。

⑩逃:逃跑。

(二)质疑。

1.注释①中把南郭处士讽刺为无德无才的骗子;注释④中又说南郭指南城,处士指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相当于“先生”,而先生一词没查到学术上的贬义。合在一起的南郭处士虽然已是贬义成语,但出处仍然是这个滥竽充数(自己证明自己);后来才进一步演绎出了贬义词南郭先生(《晋书·刘寔传》)。

2.一个喜欢“竽”的国君竟然会轻信花言巧语?至少当场试听一下吧。若国君有目的地袒护一个骗子,后果会很严重。君无戏言,上行下效。受礼乐制度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几乎都有规模宏大的宫廷歌舞乐队,足见对音乐的重视。作为国君又喜爱音乐的齐宣王没有理由找个不懂吹竽的人来充数吧,找个“略知一二”的处士也能理解。如果硬让一个一窍不通的人去凑数,很容易露出破绽甚至出乱子,而且谁去谁有掉脑袋的风险,再者说宫廷也不是随随便便都能进和敢进的。

3.若南郭处士确实是个骗子,怎么可以长达数年不被发现呢?即使国君疏忽了,同行也会举报或闲谈出去的。懂得器乐的人都知道,同种乐器齐奏,如交响乐队,相邻者之间对声音都非常敏感,客观地讲会出现几种矛盾。

(1)不出声是最好的装相,但相邻者一定会知道,而且表情上的不协调更让内行一眼看穿。知情不报也许会定为欺君之罪。如果是迫于某种压力而不出声,那么也就谈不上“滥竽”二字了,吹得不好才能叫“滥”,吹不响何谈“滥”呢?而且高手也能故意不出声。

(2)有声音,但更糟糕。胡乱吹奏的不协和音会干扰相邻者的正常演奏,严重时会造成一起乱吹,继而让整个乐队瘫痪。

(3)跑调,比划别人的演奏,跑调是必然的。在齐奏乐曲中,任何微小的跑调都对欣赏者很敏感,即使乐师们隐瞒下来,但齐宣王不可能感觉不到不舒服的。那个时代各诸候国都崇尚尽善尽美的韶乐,齐宣王宴请的外宾一定不乏有精通音乐者,难道也不怕外人耻笑他的国威?

4.齐愍王继位后要求独奏,300人的轮流不是个小数目,南郭先生有充足的理由拖延到最后或蒙混到下一轮,甚至找个要好的乐师掩盖过去。再者说南郭先生进宫数年“专注”吹竽,即使个外行也被熏陶会了,至少会几首常用乐曲吧,凑合一下也能说得过去。

5.偷偷逃走过于随便了,宫廷就像菜市场,想来就来,说走就走?对于壁垒森严的宫廷不大可能,若“请假”离开了尚有说辞。

(三)几个肯定

假如这个故事完全是杜撰出来的,那么南郭先生的负面效应也就没必要按成语讨论了。但综上所述我们得到几点肯定。

1.故事的原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相信史料和作者的规则,至少艺术性地记述了曾经发生的事情。

2.南郭处士把竽吹响了,而且具有和其他乐师相当的响度,这个响度主要是由竽的特点决定的。

3.南郭处士没有完全吹奏在旋律上。如果和别人的旋律一模一样,很难想像会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

4.没有人对南郭处士提出指责,包括熟谙乐理的乐师们和爱好音乐的齐宣王,以及有可能精通乐律的外宾。

三、故事隐映的伟大秘密

(一)关于音乐中的和声

当我们谈论现代音乐,自然会提到“和声”,因为和声是现代音乐的标志。对于编曲而言,不懂和声就等于不懂音乐了,而编曲又是完整音乐的最终审定环节。

广义而言,和声是指旋律(也说主旋律)之外的所有声音,不管这些声音是否和谐。但我们所期望的和声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旋律之外的所有声音,这些声音的和谐与否是根据需要确定的。

和声的伟大和奥妙之处,从事音乐的人不言而喻。和声的起源和发展现在都认可西洋的有关学说。据悉,“传统大小调和声的理论体系若从巴罗克时期算起,到19世纪末,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中,和声体系从无到有,不断丰富,直至形成近乎完美的体系……最早关于有意识地运用和声的音乐资料是在9世纪一篇佚名的论著《音乐手册》中,在这篇论著中记述了原始和声……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1]

好像和声的产生与华夏没有关系。

(二)和声理论使故事相关的疑点迎刃而解

毋庸置疑,第二部分得出的“四点肯定”,无论如何也只能符合现在的和声规则。只有符合和声规则的旋律之处的所有声音,才能使滥竽充数讲述的故事合理成立。反之,既然滥竽充数讲述了一个客观存在现象,那么它遵循的规则一定符合、也必须符合现代音乐的和声规律。否则,只有现代和声理论是错误的,才有滥竽充数基本释义可能的正确性。二者必选其一。不管怎么说,滥竽充数的本义无论是为何目的,但这一无心之举确实把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和声现象”给记录了下来,比目前公认的欧洲说提早一千多年。

齐国和鲁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化中心。韶乐是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的雅乐,韶乐在齐国发展到了“尽善尽美”。齐国的民间音乐也成绩斐然,代表作有《诗经?齐风》共11首。由此可见齐国人的音乐素养何等之高,我们有理由用现在的观点来推断当时的南郭先生:一位精通乐理、能够演奏和声的音乐家,正所谓“高手在民间”。人类对音乐的感知是相通的,各种音乐形式的产生既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今天看来貌似简单的即兴伴奏,实际上体现着演奏家们的精湛内涵。南郭先生的“和声”形式也许已经达到了“即兴伴奏”的水准,仅惜败于认知、普及、传承和发展,更不该背两千多年“黑锅”。

1.透析故事相关现象

人们长期只听仅有旋律声部的传统音乐,突然听到具有“和声”功能的多声部音乐,会有一种新鲜感。因人而异产生的反应不尽相同。

(1)爱好音乐的齐宣王喜欢这种音乐形式,使得南郭先生一直留用在宫廷乐队中,可谓高山流水。

(2)一起演奏的乐师们更加自然甚或兴奋,因为和声的引导与烘托作用,能使旋律的进行更加顺畅,不会有人因“异”举报。

(3)外人或外宾也许会请教这种奏法,没有听到反对声音。不同的音乐形式都是让喜欢它的人欣赏的,个别思想极度保守的人也许不接受“和声”特点,但这种人会选择性地避开,即使有点反对声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充其量会抱怨“和声是另类音乐形式”,没必要把演奏和声的人说成“滥竽”。

(4)齐愍王喜欢听独奏,那么南郭先生“逃走”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几点考虑:

①习惯于演奏和声的南郭先生或许对单旋律的演奏感到不适,主动请辞。

②仅听独奏的话用不了那么多乐师,通过“人人过关”变相精简机构,而南郭先生又不喜欢仅是旋律的音乐形式。

③自身的其他原因,如家里有什么事、不喜欢新王的性格等等。请假或辞职。

④史料记载的齐愍王的性格,不可能容忍欺骗自己的行为,既然让南郭先生“活着逃走”了,必然有正当理由。

2.小议作者及成语

“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揭示抽象事物,我们可以认为滥竽充数的本义就是一直沿用的解释,目的是借助音乐界的事来讽刺时弊。假如韩非子是音乐内行,而且与南郭处士有相同的音乐背景,那么这则故事无非只是刻意调侃。但事实上,如果与南郭处士有相同的音乐背景,就像现在学过和声的人一样,很难想像会出现滥竽充数这样的故事。只有让别人误以为的内行,才能写出相对“真实”的故事,以服众人。也许正是因为似懂非懂,滥竽充数,才记录下了当时发生的伟大事件。用现在的和声原理,分析关乎滥竽充数的来龙去脉,就算韩非子穿越到今天也会仰天长叹:自相矛盾矣!幸好自相矛盾也出自《韩非子》。

我们不妨把滥竽充数按字面作一另类解读,权作善意调侃。滥字的释义中有一项是“不加节制”,那么“滥竽”会出现两种解释。一是“不加节制的竽”,这种竽的形状不同于常规的竽,比较另类,仅方便吹奏“和声”,甚或南郭先生发明的;二是不加节制地吹奏,即不吹旋律,只奏和声,让人误以为是乱吹,这叫另类演奏方法。充字可按充满、充实理解。这样的话滥竽充数就变成了:一个另类乐师充实了300人的乐队,为齐宣王合奏竽,后来的齐愍王只喜欢听独奏曲,于是南郭处士选择了离开。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随大流,搞创新总会有风险的。(南郭先生成发明家了,贵为公子的韩非应该懂乐律吧?凑合一下了。)

3.有遗憾亦伟大

一方文化的形成,有其根深蒂固的基因。当新生事物得不到认可的时候很难发展起来,大多夭折。如果齐愍王和其父亲的音乐爱好正好相同,说不定“南郭先生们”能够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和声体系。可惜,没有。不过,也难说,从当下国人的习惯看,有一部分人仍然只接受单旋律的民族音乐,而且有些人还是很有影响的,尽管西洋音乐早已被中国的年轻人所喜爱。在国情实践中,冥冥之中有种预感,和声体系好像就是西洋人的专利,而且西洋人不但不排斥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还更多地吸纳他们,改进他们,让他们更好听,或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从滥竽充数的故事中明显地能看出来,不乏有创新人才及成果,只可惜成了不明真相者误搞误传的笑柄,这对人才来说是个致命打击,也把有可能成功的伟业给葬送了。后来“再没出现南郭先生们”,直至一千多年后的西洋人“创造”及完善了和声体系,也许这真是天意。好在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我们同样可以陶醉其中。不管是天意还是失误,在和声体系这个伟大事业上,“滥竽充数”弥补了我们些许缺憾,也证明了人类的必然伟大!

参考文献

[1]       刘煜. 和声起源及其发展之初探[J].大众文艺,2010(6).

作者:玫子

2016年7月23日

请用以下方式留言
新浪专题讨论留言
加入“文化交流”Q群895455178直接交流
或发邮件至:505126065@qq.com
 本站留言因故可能造成无限期延时,请谅解

五福达科技R17299165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8124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