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看世界 科学 理性 存在 文化
宇宙真相证明

第一章

宇宙的基本结构

玫子

该看清宇宙的本来面目了。证明出来的真相,摒弃假设。

宇宙真相一直不为人类所知,以至于一些人认为宇宙根本就没有真相,这也难怪,就连最伟大的经典物理家也无奈地抱拥上帝的大腿。好在不屈不挠的后来者仍然坚信,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这其中不乏有英国物理学家霍金。

所谓真相无非是说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就人类目前的文明程度,宇宙真相理应统一到物理、数学、哲学以及精神层面的认知上,这个认知,至少在各自的群体内是共同的。严格来讲,宇宙真相必须“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没必要好高骛远,更没必要故弄玄虚,只需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推演出宇宙的本真。

宇宙真相的关键是宇宙的基本结构,我在宇宙大揭秘等文章里反复谈到的绝对物质密布图,也就是宇宙的基本结构图,自发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方方面面的激烈争论,没有一种反驳观点能够动摇,毕竟它是证明出来的。在本文又做成了3D效果,图2可以先睹为快。这张图虽然简单到连少儿都能看得懂,但它却涵盖了你能想像到的所有,以及你还没有想到的。当它完美回答你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各种疑问后,包罗万象一定是你说出来的。

通过“官科”和“民科”一年多的大讨论,我把大家需要的或想要的解释再作说明,这也是此次系统证明的缘由之一。首先肯定一点,物理意义上的物质全是能量的形式,或简言之物质全是能量,这个证明是毋庸置疑的。至于能量,会综合物理学的概念做进一步的说明。

有人抱怨以物理为基础的各学科本来就存在问题,怎么去证明?这不奇怪,至少籍以科学精神,把基础学科作为共同语言,循序渐进,找到共识,求出真相。宇宙真相的揭开是中外文明成功互补的结果,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必然,只有证明说了算。

开宗明义,以期定夺,宇宙真相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人类文明无法找到或证明绝对真空的存在;二是人类文明无法找到或证明脱离物质的纯能量。

一、物质的最小状态

物质是什么,能量是什么,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定论,我们必须通过证明来解决。

(一)入手物质的最小状态

把质量为1kg的石头,放入一个绝对密闭的理想容器中,这个容器不与外界做任何交换,包括质量的、能量的以及任意想像到的。用极端最大的力对该石头进行粉碎,当粉碎到绝对最小的极端状态时,有如下的基本情况。

11kg的质量不会改变,即总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质量守恒。

2、粉碎后的每个颗粒不管小到何种程度,其质量和体积均不为0。换句话说必须有个东西存在,无论这个东西的性质,即物质不灭。

3、每个颗粒都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极端最大力的冲击,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颗粒坚不可摧到再也无法变形了,可视为“绝对钢体”,而且根据力学和数学原理,所有颗粒都呈完全相同的球形。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抛开任何能够想像的“其他存在(包括能量,视为‘软体’)”,这里所得到的坚不可摧的绝对钢体球形颗粒,就是我在“宇宙大揭秘”等文章里命名的绝对物质。宇宙中的任何物体(物质),都可以据此推理到绝对最小的极端状态下的绝对物质。关于绝对物质的性质会在以后的叙述中作进一步的说明,这里仅就其几何形态提供两个证明参考:

1)可根据余弦定理求出它是球形,球形也是最稳固的状态。人类目前的微观观察也是球形。

2)物理学证明的表面张力能使表面积变得最小,当体积一定时,球形的表面积最小。失重状态的液体可见一斑。

4、引申到粉碎宇宙中的全部物质,把宇宙看作理想容器,上面的推理过程依然成立。

(二)物质最小状态的一些假说

有些人善用假说,那就看看他们的假设。

除了上述推理到的绝对物质外,目前存在多种假说用以描述物质的最小状态。上述中1kg的石头粉碎到绝对最小的极端状态时有以下几种猜想。

1、每个颗粒的质量变为0。这个观点意味着1kg石头的质量变没了,体积当然也就没了,那么容器里变成了什么始终无解。这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相悖,也是滋生迷信和邪教的根源。

2、每个颗粒都变成了纯能量。这个观点意味着1kg的石头全部变成了能量,但物理学明确指出: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换句话说物理学无法证明脱离物质的纯能量。不过这反倒支持了物质全是能量的观点。

3、如果一部分物质变成了能量,那么每个颗粒的能量是怎样的平均分布呢?因为物理学不会容忍任何空间有纯能量的独立存在,即使是混合状态的“每个颗粒”也无法理解和接受。

4、上面的假说显然是自相矛盾的,也与人类的本能共识相去甚远,且引申到宇宙中的全部物质更不堪一击。

综合上面的推理并分析假说,得到的结论是:组成任何物体(物质)的极端最小状态(每个颗粒,有说基本粒子的),总是离不开绝对物质(绝对钢体),我们暂不考虑可能存在的其他任何“柔性软体”,仅从硬性的基础角度把绝对物质视为物质的极端最小状态“基本粒子”,这样便于后面的叙述和讨论。绝对物质也可以理解为物质分解到无法再分时的绝对最小的极端状态(或那个绝对钢体),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再改变它了。图1:绝对物质(注:图中颜色是便于察看,下同)

1绝对物质:一个绝对物质和四个挤在一起的绝对物质

二、绝对真空与纯能量

绝对真空的概念:绝对不存在任何物质形式、包括能量及各种场等的理想空间。或者概括性地简言之,不存在绝对物质的空间。

物理学无法证明绝对真空的存在,这就意味着一切与空间有关的物质运动戛然而止。人类必须面对空前的尴尬,物理意义上的物质无论形态如何,根本不会运动,全部处于静止状态!

(一)由相对真空引申理解绝对真空的性质

1、相对真空。我们平时泛泛而谈和实际应用的真空,都属于相对真空,或俗称的真空。关于真空理论这里不再复制了。

我们对塑料瓶抽真空,瓶子会收缩在一起;对氧气瓶抽真空,只要“力度”足够大,同样也会收缩在一起。这种现象我们也可理解为,是真空让瓶子收缩在一起了,如果瓶子有一定的强度,真空能把它“撕裂”甚至“撕碎”,明显感觉到真空的力量。根据真空理论,现实中没有任何瓶子能被无限制地抽真空,即把瓶中的物质全部抽出去而变成绝对真空。

2、绝对真空。从理论上讲,只有用绝对钢体制作的瓶子才有可能抽成绝对真空,但只是理想化的。通过分析相对真空的性质可以想像绝对真空的性质,它将呈现无穷大的力量,现实中没有任何材料能够抵挡住绝对真空的撕裂!从绝对意义上讲,绝对真空要毁灭任何物质!

既然绝对真空有无可阻挡的力量,那么有绝对真空的地方一定没有任何物质;反之如果某一“空间”没有任何物质,说明这个空间一定是绝对真空且具有绝对真空的性质。

(二)物理学视角绝对真空不存在

物理学无法证明绝对真空的存在,主要有如下理由。

1、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上例中的氧气瓶无论用什么材料,都不能把内部的物质完全抽干净而处于无力状态,毕竟力是物质的,没了物质,力当然也不复存在,瓶壁四面八方受极端最大的力而内部无力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再坚固的氧气瓶无限制地抽真空也必然塌缩,塌缩在一起后相互支撑保持力的平衡。

2、物理意义的距离必然体现在物质上,瓶内没了物质也就没有距离了,没有距离也就没有内径,没有内径瓶壁是合拢状态,相当于一根实心的棍子(绝对状态下变成球形)。

3、唯有绝对钢体做成的瓶子才有可能抽成绝对真空,然而我们推论任何物质极端最小状态得出的绝对物质,虽然是绝对钢体,但全部呈球状且直径相等,数学告诉我们,无论再多这样的球体,也无论堆积多厚,都不能做成“密不透风”的壁垒,总是存在球与球之间的缝隙,无法实现绝对密闭。就像河里的沙子一样,无论再多再厚都挡不住水的渗入。

所以物理学的意义:绝对真空不存在!

(三)能量不能脱离物质独立存在

在物理学的体系里,到目前为止人类无法找到、也无法证明脱离物质的能量,也就是说,不管物质是怎样定义的,也不管物质的形态如何,能量始终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没了物质相当于没了主体或载体,能量也就不复存在了,质能方程也能能说明这个问题。反之,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同样地,力也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关于纯能量话题,大家可参考物理学的一些资料或百度各种见解和讨论,这里没必要再重复了。总之,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至少在物理学上已达成共识。因此,任何容器中不可能把物质抽干净变成纯能量的。

根据上述绝对真空的性质,从概念的角度看,绝对真空也等同于纯能量,是无穷大的指标,这只是理想化的解读。

三、宇宙的基本情况

(一)宇宙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指的是最基本的硬性组成,可简单理解为硬件基础。由于要涉及极端状态,所以也要考虑模型化或理想化的思维方式。

1、由现实宇宙导出的基本结构。现实的宇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在的宇宙,结合上面的推论:

1)由于“宇宙中不存在绝对真空”,所以宇宙中的全部物质必须塌缩在一起,而且挤得“水泄不通”。

2)由于组成任何物质的极端最小状态(或叫“基本粒子”)都存在一个绝对物质(具有绝对钢体性质),而绝对物质又呈球形,所以得到如下最紧密的绝对物质密布图,整个宇宙都是这个样子:注意图2是放大的形象描述,人体感知不到的。

2绝对物质密布图3D效果(宇宙基本结构图)

2(附1)绝对物质密布图3D效果视角之一

2(附2)绝对物质密布图3D效果视角之二(像抟在一起的细胞)

3)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绝对物质挤再紧,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空隙。逆向分析绝对真空的性质,这些空隙里没有任何物质(东西),所以它就是物理学无法证明而又苦苦寻找的绝对真空!下图是放大说明:

3“绝对真空”示意图

2、基本结构的对立统一观。对立统一思想给人以抽象的共识,任何事务都有它的对立面,特别是在极端状态下尤为不可或缺,如黑与白、有和无等。

物质不灭定律是宇宙的基本定律,那么什么东西可以消灭物质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也引发很多猜想。由上面的推论可知,唯有绝对真空是物质的对立面、天敌!绝对物质的刚毅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它,绝对真空的强势要毁灭任何物质,所以这对天敌只能你死我活地较量,当两者势均力敌时,要么全部归0,要么以恰当的方式共存。

1)由于宇宙的唯一性,这一对天敌共同存在的可行性真无法想像,若像阴阳图那样抽象地各占一半,从物理学的角度根本没法解释。若分时占满宇宙的话,交替存在的频率又如何确定、如何解读?始终成谜。

2)由图2所示的共存方式不仅从根本上吻合了对立统一规律,更能从具体中彰显大自然的魔力。

①图中每个绝对物质都被绝对真空均等包围着,呈现出这一矛盾体系的势均力敌。

②所有绝对物质都是相连的,全部绝对真空都是相通的,不仅体现着各自的整体性,也体现着整个系统的整体性,俨然一份绝对物质及一份绝对真空和平共处。这也是宇宙中任意两点间实现“瞬移”的唯一物理解释。

③一份绝对物质相遇一份绝对真空,撕裂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图2布局,体现出了各自的极端霸道特质及“唯我独尊”的“存在感”。

④整个系统(宇宙)处在同生死、共存亡的对立统一中。若用数学可表示为1+(-1)=0;或用数码的二进制进行编码,0表示绝对真空、1表示绝对物质。

3、基本结构的引申意义

2所示的绝对物质密布图,也就是宇宙的基本结构图。把绝对物质描述成绝对钢体,是基于再也无法改变它了,无论它是什么,总是有个东西存在。这个始终存在的东西,后面还会讲到更深的层次。绝对真空不同于哲学上的绝对无,绝对无是什么也没有了,连绝对真空也没了。绝对真空也不等于数学上的0,这在后面也会深入。绝对物质和绝对真空这一对天敌,也可从概念上引申理解为更深层次的能量形态,如两种极端状态的频率组合,但无论这种形态的层次有多深,图2的基本结构不会改变,仅可形象描述为球的直径变了。通俗点理解绝对物质和绝对真空,就是有东西或无东西,这个“无”与“有”是对立的,“无”要消灭“有”的意思。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图2所示的绝对物质密布图完美地诠释了宇宙的基本结构,但具体到宇宙的现实却出现一个严重问题:由于绝对物质挤太紧无法运动,且任何物质的极端最小状态又都存在一个绝对物质,那么物体是怎么移动的、人又是怎样走来走去的?

(二)物质全是能量的形式

毋庸置疑,物理意义上的物质全是能量的形式,从图2清晰可见且别无选择。有人一定感悟到了,两个天敌放在一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种殊死搏斗的结果必然产生能量,能量又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整个系统中,物质就是能量的形式。

1、什么是能量。这要追溯物理学的概念。

1)功。我们常说功劳,一个人干活了,有功劳,能看得见。把5公斤的石头挪动1米的距离,这叫出力做功了,物理学把功表述为力乘距离

2)能。简单来说就是具备做功的能力。人能干活,马能赛跑,汽油会燃烧,核弹会爆炸,这都属于能力。

3)量。做功的多少或能力的大小总得有个衡量尺度,这里的量就是具体的表征。

4)能量。综上所述什么是能量,下面的几种说法都是可以的:

①能量是物理系统具备做功能力或做功事实的表征。

②能量是物理系统具备做功能力或既成做功事实的表征。

③能量是对物理系统做功能力或做功事实的表征。

举例。一个人能挪动5公斤的石头但没付诸行动,这只说明他有这个能力;挪动了哪怕再短的距离也是既成事实的做功了。这个能力和这个做功都叫能量,单位为焦耳。具备挪动5公斤的能力就指明了大小(量的多少,“做功未遂”),把挪动用的力和挪动的距离相乘就示出了做功的多少(量的大小,做功事实),这些都是具体的能量。

有了能量的概念,就不难想像光、电、波等等也是能量了,只是形式不同。

2、物质全是能量的形式

除了光、电、波等比较熟悉的能量外,我们能看到的和能感受到的,还有人类自身也都是能量的形式。从图2可以看出,作为传统意义的实体物质根本无法运动,那么能运动的各种物体只能是能量了,是能量在传递。这些能量的产生有它的必然条件和机理,那就是绝对物质和绝对真空你死我活的斗争,而且没有能量之外的其他任何可被感知的虚幻。能量是唯一的,也是全部的!

1)能量的产生机理。矛和盾的故事相信都不会陌生,把绝对真空当成矛,把绝对物质当成盾,矛和盾激战时发出声响,这声响就是能量,当然还包括各种频率的波。这时候不要再考虑矛和盾了,我们只考虑声音和波就行了,它们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体,包括人类。我们研究宇宙,就可以抛开能量之外的任何东西,包括“矛和盾”,把绝对物质和绝对真空当成概念性的矛和盾就行了,只剩下频率成份绝对丰富的波!

2)物体的运动。结合图2绝对物质密布图进行说明。

①不可能是绝对物质在移动,因为任何一个绝对物质的移动都会牵动整个宇宙,而且作为绝对状态的质量,其移动的速度无法想像。

②不可能是绝对物质在转动,因为任何一个绝对物质的转动都会造成整个宇宙的联动,无法满足物体运动的随机性,绝对物质的整体性也荡然无存。

③不可能是绝对真空的行为,至少“空”的东西与物理学的“实”不相符。

④除了绝对物质和绝对真空外,宇宙中再也没有其他任何“基本材料”了,唯有二者殊死搏斗产生的能量。这些能量以波的形式存在,而波的实在性正好又映证了绝对物质和绝对真空。所以能够运动的物体只有能量,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是能量的形式,别无选择!能量波是怎样形成物体的后面才会涉及,这里先把物体的每个最小单位形象比喻成包裹在绝对物质外表的软套(像涂了一层漆),且弹性任意好。下图的紫色部分:

4物体的组成及移动(简化示意图),紫色物体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

⑤图4中的红色球代表绝对物质,紫色球是包裹在绝对物质上的“软套”,弹性任意好可随意移动到其他球上,它们的集合就是物体。物体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实际上是“软套”沿绝对物质的表面在移动,等同于能量的最小单位沿绝对物质的球面连续地传递,绝对物质静止不动。由于我们看不到绝对物质,只能看到物体,所以误以为物体的最小状态是实心的“物”或“某种状态”。物体移开后,红色球又显现出来,当然了这只是个比喻,更深的解析是,光变物质不再是顺口溜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显而易见,能量既可以脱离绝对物质又不能脱离绝对物质,这也使我们朦胧预感到现实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暧昧关系,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讲解物质和能量的形成原因,以及信息和能量视作两种对立性的组合效应,敬请关注。

3、意识与能量一视同体。

谈及宇宙,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生命的存在反映着意识。

尽管各种学说对意识的解读不同,但通过图2并用排除法足见,意识的本质也是能量,别无他物。

关于意识的话题,我在宇宙大揭秘一文里有详解,因为牵涉到本人证明出来的三维矛盾观,说来话太长,所以敬请查阅。在以后会详细讲解精神产物。

由于意识的本质也是能量,物体的任何运动认为是意识决定的也不矛盾,这与以往的物质决定意识有所不同。证明决定结果吧。

通过对宇宙基本结构的解读,我们能够感受到宇宙就像高楼大厦,里面住着各色人等。

重要提示!

2所示的绝对物质密布图(宇宙基本结构图)是基于科学态度经过严格论证的,已成铁定,若有异议请认真推敲上面的证明过程。想要推翻它,可用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发现或证明绝对真空的存在;发现或证明脱离物质的纯能量。由于相关宇宙的内容太多,仅写作就要花费大量时间,为了快速全面地公开宇宙真相,敬请认真对待每一步的推理过程,在以后的章节中不可能过多解释前面讲过的,一般会直接叙述,有异议的地方也可暂且保留,答案全在文章里。

下一讲将深入讨论宇宙的诞生机理、大小以及物质的形成规律等。随着证明的展开,你将看到万有引力的根源已经查明,天体运行规律整齐划一,神话般的虚无不再疑惑,量子即量化,量子纠缠的瞬移找到了答案,还有因缘果报、通真达灵、盘古开天、返老还童……你能想像到的随心所欲吧!

需要提醒的是,神话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我们崇尚科学也要尊重其正确的一面,权当某种预言。宇宙真相的全盘托出不可回避那些美丽的传说,我们把这些故事当成一种语言贯穿其中,是是非非自有公断,也使曲高和寡的科学不再乏味,生机盎然。

为便于查看和广泛讨论,该文章已同步到新浪、腾讯、搜狐等微博。

(作者玫子系高级工程师,本名:李海深)

请用以下方式留言
新浪专题讨论留言
加入“科学本真”Q群674708413直接交流
或发邮件至:505126065@qq.com
 本站留言因故可能造成无限期延时,请谅解

五福达科技R17299165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8124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