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看世界   科学文明   理性自然
存在与不存在
玫子

存在与不存在是哲学的基础认知,概念搞不清楚,将使重大哲学问题一塌糊涂。哲学是一切文明的涵义,必须搞清楚存在与不存在及其关系。

01 当前认知的存在

现代哲学最后关心的问题就是存在,把存在搞清楚了,不存在也就迎刃而解。无论哲学家、科学家、宗教人士或普通民众,对存在的涵义也算众说纷纭了,按照当前的认知继续下去,再过1万年也无法统一,抑或永远都无法统一。

1.1 一般认知

关于存在,一般认为,“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包括物质的存在和意识的存在,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的存在。人的意志本身也是一种存在,人思维的、虚幻的东西也是一种存在,属于意识的存在。虚拟世界也是一种存在,它是人的意识世界的外化(不是物化),本质上仍然是意识的存在。虚拟世界的载体(互联网的硬件设备)是物质的存在。”

这种一般认知,“不知道”你看懂了没有,也“不知道”你能否说清楚。

1.2 大咖的认知高度

普通人与大咖们的认知差别很大,主要原因有:㊀个人的悟性、理论及认知水平不同;㊁人类的语言缺陷无法表述清楚。

①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在大咖眼里,对立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组成的共存系统,这才是存在或现实存在,缺一这个共存系统即不存在。与古人思想中的相反相成、有和无、阴和阳一致。普通人或把对立统一仅理解成有我无你、有你无我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②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从它“既不唯物也不唯心”的立场看,它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是共存系统,存在一定相对于思维,缺一不可。不能理解为纯粹的唯心主义。

③ 唯物和唯心是共存系统

在哲学家眼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相互依存的共存系统,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形而上学。谈唯物主义的时候必然站在了唯心主义上,谈唯心主义时必然站在了唯物主义上。这种辩证关系,黑格尔和马克思体现得更深刻。

1.3 形而上学观点

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对存在之外,还有与形而上学的相对存在。“唯心主义辩证法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相对立的发展观。”

“黑格尔对辩证法的一切基本特征都再作了自觉的系统的表述,马克思说他第一个全面的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一般运动形式。”唯心主义辩证法着重精神或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和实践。辩证法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问题,主张联系、发展和全面。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二者根本对立。

由此得出结论。

① 现实存在

现实中人们想要表达的客观存在,这里就叫做现实存在。

客观存在:“主观精神的认识能力把存在作为认识对象,这就构成了互为对象的依存关系。因此,和主观认识行为发生相互作用的存在就是客观存在,存在包括物质与精神两种存在”。这个存在应该解读为共存系统,任何一方必不可少。

由于现实存在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合一的共存系统,当现实存在仅作为一个整体时,就相对于形而上学而存在。在前期文章中已经给出证明,形而上学就是《道德经》中的道,《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也是意识约定的理想化概念。

② 理想存在

相对于形而上学的存在实际上是理想化存在,也是“道”存在,简称理想存在或“道存”,包括三层意思:

ⓐ 现实存在相对于形而上学。

ⓑ 纯粹的唯物主义相对于形而上学。

ⓒ 纯粹的唯心主义相对于形而上学。

02 科学解释的存在与不存在

语言的多义性和可变性会造成哲学意义的混乱,而且无法克服,以上对于存在的解释虽然已经很清晰了,但无法保障完美无缺,还得用科学的绝对性来解释。科学的目的是解释哲学的。

2.1 图示化说明

附图是存在与不存在的图示化说明。图中用到了全自然数中的最大数の和绝对大◎,还有哲学意义的存在ㆆ和不存在☒。图中的三种存在ㆆ就是现实存在的不同方式,纯物质或纯意识可相对于形而上学组成理想存在。

 

附图 存在与不存在的图示化说明

2.2 量化说明

量化的存在与不存在,就像数学定理一样,再也不会含糊其辞了。

2.2.1 存在定理

哲学意义的现实存在,指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共存系统,习惯上是物质相对于意识,当然也可以意识相对于物质。

存在定理:ㆆ=m/y,或ㆆ=y/m。按照物质相对于意识的习惯,默认为ㆆ=m/ym为物理(物质,质量);y为数学(意识),取自y=f(x)

① 现实存在。即物质和意识共存。m0y0,ㆆ=m/y≠☒,ㆆ=m/y为现实存在。ㆆ的取值范围是1~の,称作ㆆ界或1界。

② 理想存在。即相对于形而上学的存在。进入0界,因0和灵同音,故也叫灵界。分几种情况:

m=0y0,ㆆ=m/y=0=☒。没有物质,只有意识。属纯数学。

m0y=0,ㆆ=m/y==☒。只有物质,没有意识。属纯物理,如质点。

m=0y=0,ㆆ=m/y=☒。可理解为绝对不存在,连形而上学都不存在了,相当于达到了形而上学的极限。

m0y0,ㆆ=m/y≠☒。这个又回到了现实存在。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死磕到不共戴天时,通过ㆆ=m/y可知,实际上自己已经相对于形而上学了。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组成三维矛盾。

2.2.2 哲学定理

用哲学定理解释存在和不存在,与存在定理异曲同工。

哲学定理:ㄟ=ym。ㄟ为哲学,y为数学,m为物理。mym/y都属于积式,具相同性质。忽略了数学就是纯物理,忽略了物理就是纯数学。由哲学定理ㄟ=ym看得出:哲学是一切文明的涵义,科学是解释哲学的,数学物理是科学的基础。

在前面文章里,已有关于哲学定理解释的存在与不存在,这里不再赘述了。

03 存在的极限

存在既然已经量化了,它的极限怎样确定?

3.1 存在的意义

① 由于对立统一已经证明是绝对真理,哲学认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存系统即是默认存在,也就是现实存在:ㆆ=m/ym0y0

② 三维矛盾也已被证明了,现实存在相对于形而上学可以组成理想存在,即,仅物质相对于形而上学,或仅意识相对于形而上学。具体为:

ⓐ 物质存在,或叫物理存在:ㆆ=m/ym0y=0

ⓑ 意识存在,或叫数学存在:ㆆ=m/ym=0y0

ⓒ 根据万象定理1+(-1)=0知,所谓不存在一定是两种相反的存在在一起,又根据科学语言中的单位算法,将理想存在对应到现实存在。这个过程从本原上做起,使哲学意义的存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物理容易理解,单位物理量的系数本来就是1y=1)。由于数学脱离不了物质载体,只能令m=1且省却单位,也可理解为最小的数学单位本来也是1。由此说明物质存在(实体)和意识存在(虚拟),最小的单位量本来都是1,物质和意识(物理和数学)根本无法分离,具体说就是系数1不能拿掉,混在一起都叫存在是有原因的。通过理想化过程,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底气十足地说存在了。

3.2 存在的实例说明

物质和意识共存系统的现实存在——存在,以实例说明,加强理解。

① 长城的存在意义

长城是秦始皇修建的,证明它的存在与不存在。用存在定理ㆆ=m/y,设m=长城(物质),y=秦始皇(意识)。

ⓐ 长城修建之前秦始皇已经存在,m=0y0,ㆆ=m/y=0=☒,长城相对于秦始皇不存在。根据万象定理的主体认知,长城不存在。站在客体角度(形而上学),只存在秦始皇的意识。

ⓑ 长城建成后,秦始皇还活着,m0y0,ㆆ=m/y≠☒=ㆆ,长城相对于秦始皇存在。根据主体认知,长城存在。相对于客体,长城与秦始皇都存在。

ⓒ 秦始皇死后,长城相对于秦始皇的意识已不存在,根据主体认知,长城不存在。相对于客体(形而上学)长城仍存在,m0y=0,ㆆ=m/y==☒,此时这个不存在☒也就是理想存在,或叫物质存在,是纯粹的物质存在,相对于不存在的主体(秦始皇)已没有意义(不存在)。

ⓓ 长城哪天若消失了,即使客体意识还存在,长城也不存在了。

ⓔ 客体意识若全部消失,无论长城是否存在,根据哲学意义的存在,长城均不存在。

② 其他类比说明

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理解物质相对于意识共存系统的存在意义。

ⓐ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 生带不来,死带不走。人死如灯灭,风水轮流转。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3 存在的极限确定

3.3.1 概述

解决任何问题,只有解决到极限才算终结,否则总有可能反反复复。

根据哲学意义的存在,也就是物质相对于意识的存在,进一步就是物质相对于群体意识的存在,以人为本的话,这个群体意识应包括全部人类意识的总和,含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直到群体不存在了。朴素理解为,人的意识都不在了,一切与人(主体意识)没关系了,这就是哲学意义的极限。

根据存在定理ㆆ=m/y解读的存在极限,即独立意识或意识主体,能够感知的最多物质(数)或最少物质(数)。仍然以人为本,人的意识是有限的,即y是有限的,当设定好有限的m后进行处理,人的意识能感知多少,存在就是多少,一直到人的意识结束,ㆆ的极限为0和◎。

通俗一点讲就是,人生下来就一直数自然数,数到生命结束,数得的最大数就视同存在的极限。

3.3.2 比喻

通过比喻,加深极限概念的理解。

数数天上有多少星星,这个比喻可以叫做数星星求极限。

① 你可以用肉眼数,也可以用任何精密仪器数,还可以用想像去数。

② 你可以定义一个恒星为一个星星,也可以定义一个星系为一个星星,还可以定义N个星系为一个星星。

③ 数的速度自己定,也可以用任何仪器帮你数。

④ 数到生命结束,数得的数就是极限,天上就这么多星星。

⑤ 可以全人类一起数,数到人类结束,数得的数的总和就是极限,天上就这么多星星。

⑥ 还可以让其他意识也参与数,这当然已超出以人为本了,不过数到意识结束所得的数的总和还是极限,天上就这么多星星。

作者笔名: 玫子

作者本名:李海深

QQ505126065(lxg)

邮箱:gxah@sohu.com

请用以下方式留言
发邮件至:gxah@sohu.com或505126065@qq.com
 本站留言因故可能造成无限期延时,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