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看世界 | 科学文明 理性自然 |
万象定理(3)物质的形成 |
玫子 |
眼见为实的,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物质。物质从何而来?用证明说话,踏实。 01 波粒子形成的微观说明 上一讲的基本粒子即是波粒子,结合前面的文章,综述波粒子的微观成因。 ① 由抽真空的过程知,抽真空相当于用马德堡半球搬运物质,把物质搬走了。 ② 由粉碎物质的过程知,在极端情况下,粉碎机是球体,可理想化为绝对物质。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原则,粉碎物质可等效为用马德堡半球分解物质,把物质分离开了。 ③ 把①和②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绝对物质是理想化的,马德堡半球理想化到0就是绝对真空。 图1 马德堡半球施力、理想气缸 ④ 由③知,对任何物质抽真空处理,都能把它分解掉。相应地最后就是理想化的绝对真空和绝对物质。 ⑤ 由于不存在宇宙外面,绝对物质和绝对真空只能相互包裹,具体到现实中便是小到基本粒子,大到任意天体的自转和公转的必然存在方式,也保障了平衡并确定中心。 ⑥ 由于π是无理数,所有存在都只能是椭圆形态。炁元是椭球,运行轨道是椭圆;组成的天体是椭球,天体运行的轨道也都是椭圆。 ⑦ 由于绝对物质和绝对真空性质相反,真相图上又不能保障两者体积相等,也就失去了绝对化,根据逻辑关系“非0则1、非1则0”的绝对化原则(简称非0则1原则),即变成现实存在的波粒子。结合⑥知,相当于绝对物质缺失一块变成炁元,炁元又挤压绝对真空填补这个缺失。概念化之后,与道家思想的阴阳鱼图腾如出一辙。 02 结合实验的物质形成说明 空谈理论很多人会感到不适,本人也一样,而且对于作者来说这种不适更难以言表。结合实验来完成说明,可减少乏味,提高兴致。这个实验仍然是理想化实验,实验过程请参考上一讲的相关内容,不再复制粘贴了,省得麻烦和啰嗦。 本实验请参考图1⒝,并结合全自然数的含义,分两种情况。 2.1 缸内为1kg工质 这还是承继上一讲的理想气缸实验。理想气缸除了绝对密闭、不与外界做任何交换外,容积大小变化可以从0~1~の~◎。 ① 当活塞从起始位沿F方向拉伸至の时,缸内1kg工质的基本粒子平均分布于气缸内,就像上一讲中图3⒝的样子。活塞由の继续拉伸至◎,缸内全部变成绝对真空。你可以想象气缸容积能改变至无限大,大到の,再到◎。 ② 活塞从起始位反向压缩至“1”时,缸内工质硬度达到最大,活塞继续由1压缩至0,1kg工质变为刚体。你可以把气缸直径想象为绝对小,物质被压缩在一个绝对物质上;也可以想象气缸容积能无限小,小到1,再到0。 ③ ①和②的两种情况返回到起始位,就是原来的物质状态。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物质系统皆因π是无理数造成的,无法做到平均分配。这种现象的本质,在前期文章里叫趋圆质性。 2.2 缸内为整个宇宙 把整个宇宙放入理想气缸内作为缸内工质,实验的结果与以上相同。 ① 压缩到“1”时,相当于大爆炸理论的那个奇点;继续压缩到0,就是刚体(绝对物质),但按物理认知就是质点,只有质量没有体积。 ② 拉伸到の时,基本粒子平均分配到全部宇宙;继续拉伸到◎,即为绝对真空。 ③ 返回到起始位,就是宇宙现状。 ④ 以上解释只能把物理当语言使用,在真相图上的证明就包罗了全部,但由于内容太多,只能在后续中分解给出。宇宙,真相大白了。 作者笔名: 玫子 作者本名:李海深 QQ:505126065(lxg) 邮箱:gxah@sohu.com |
请用以下方式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