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看世界 | 科学文明 理性自然 |
万象定理(12)太阳为什么在一个焦点上 |
玫子 |
万象定理把物理由实验转向证明,一切都变得简单而确定。这虽然是个巨大的课题,但跨过这个坎就是光明而且非常值得。太阳为什么在一个焦点上,也许你能找到很多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包括原作者在内根本没搞明白,这是因为看看《万象定理(11)“万有引力”真面目》才知道缘由。 本证明只需简单的数理知识就可以了,请结合图1。 图1 ① 宇宙由绝对物质总和及绝对真空总和,到宇宙真相图,再到由波粒子组成的物质,均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太阳系就是如此。图1中的红色代表太阳,蓝色代表地球。图1(a)是以份量表示的太阳M和地球m,份量=体积×质量(ㄜ=Vm),地球拥有的份量和太阳拥有的份量是相等的,抽象为两个体积相等的理想球体。在具体的算法中,以等效的缘分定理比份量定理更为简洁,地球m相对于太阳M的缘分ㄘ=Lm或LM。可以这样理解,地球相对于太阳的总能量(以势能表述)Ep=mgL=MgL,两边约去g,mL=ML,或Lm=LM,这就是日地之间的缘分。缘分也是不可分割的系统,想分分不开,想合合不拢,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远近摇摆、暧昧弛张,这一现象牛顿以万有引力来描述。 ② 因为π是无理数,圆无法闭合,地球和太阳变成图1(b)所示的饼形图(以平面说明问题),此时质心M和m偏离原几何中心O并绕O做圆周运动(定位)。你还可以理解为物质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的,但本质都是π的原因。由于旋转,质心M分时处在M和M′位置,可等效为两个1/2M,如图1(c)。地球要相对于太阳,故以圆心代表质量m,即m要相对两个1/2M。因总能量不变,故必须保持总缘分不变的理想状态,因而ML=ML₁+ML₂,根据相对性原则,mL=mL₁+mL₂=m(L₁+L₂),于是有L₁+L₂=L,注意:图中要按分时理解! ③ 太阳M绕中心O转一周的时间很长,相对于地球的公转可视为静止,地球m绕太阳公转一周,根据数学上的椭圆定义,因L₁+L₂=L是定值,故轨迹如图1(e)所示的椭圆,太阳中心恰好是一个焦点。这里要注意,太阳中心是沿自转轴的几何中心,M是指这个中心点上,要与图中的原点O区分开。 ④ 地球和太阳的份量虽然相等(份量守恒),但地球的质量远远小于太阳,地球“扫描太阳”占有的空间大很多,地球距太阳就很远,如图1(d)所示。地球通过自转轴的倾斜从理想化走向现实,并保持着总能量的不变,就成了黄道上的椭圆轨道,仍然参考图1(e)。在天平坐标上,春分和秋分处于圆的直径上,对应到黄道上有相同的效果,为了简洁对应物理学,于是有,春分和秋分,地球相对于太阳的势能和动能各占一半,到夏至势能达到最大动能最小,冬至势能最小动能最大,势能和动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角速度自动改变。 ⑤ 小到基本粒子,大到任意天体,都是这种存在方式。 作者笔名: 玫子 作者本名:李海深 QQ:505126065(lxg) 邮箱:gxah@sohu.com |
请用以下方式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