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看世界   科学文明   理性自然

西方逻辑锁死文明,万象定理突破自洽

令人窒息的绝对真理

玫子

人们想要表达的绝对真理一般是指,绝对正确的理论或永恒不变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绝对真理只有一个,是人人都无法否定并遵从的,也是贯穿于人类全部过程的。

这个问题戳到了全部文明的盲区。如果说没有绝对真理,那么这个否定也就成为绝对化的真理了,自相矛盾。如果说有绝对真理,则人类的文明认知中,绝对化的东西现实中是并不存在,这就意味着永远都找不到绝对真理,这个世界永远都无法统一,各种矛盾永远都得不到彻底解决。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道德经》的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这也是针对绝对真理的尴尬和无奈的。后来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较为合理的表述应该是,存在绝对真理,只是人类永远都无法找到,人类只能存在于相对真理中,并以实践进行检验。

宇宙真相图是以数学证明思想确定的绝对真理,对应的数学表达式是万象定理“1+(-1)=0,也俗称1+1=2定理,大道至简,包罗万象。绝对真理在逻辑上可以理解为绝对起点,再也不能逾越了。“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来表现。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之规定;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之基本单位;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全过程;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有了宇宙真相图和万象定理,绝对真理昭然若揭,以此确定的所有事情才不再有任何争议,是绝对正确的。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证明已经找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法统一的本质原因,就是物理学误解了对真空的认知。真空就是反物质、暗物质或暗能量之类的说辞,是与物质相对立的真实存在,体现在物质的不停运动上,只能证明它的存在。这个失误不仅导致再也认不清世界,也使哲学无法表述清楚了。现在要解决的问题集中于:什么是存在,什么是不存在。

关于世界的本原,有很多异曲同工的说法,通过证明归纳出几个辩证统一的思想,用符号“→”表示“统一于”。唯物+唯心→形而上学,物质+意识→形而上学,思维+存在→形而上学,矛+盾→能,电+磁→波,正+反→合(黑格尔),阴+阳→道(太极图上的s曲线),心+物→和(笛卡尔二元论)。这些思想用现代哲学派别表述就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古人的表述就是阴+阳→道,用物理学勉强能够解释为物质+反物质→非物质。反物质就是真空,也是被物理学误解的等同于物质的存在,有质量。非物质诸如思维、意识、思想、理念等,不存在质量。综合表述为:物质+真空→意识。物质和真空具实在性,仅性质相反,质量等同,可称之为质量存在(有质量的存在)。意识没有质量,但具存在性(貌似物质一样的存在),可称之为意识存在(无质量的存在)。因为思维中的存在是以对比为基础的(物理中的系统),所以质量存在要相对于意识存在,而意识存在也必须相对于质量存在,即物质+真空=质量存在→意识存在,简称质量与意识对立统一。“物质+真空→意识”是同生共存的,体现着矛盾的三维性,构成三维矛盾系统,类似于三生万物。由于物质和真空的性质完全相反,物质+真空呈现出的数理思想为0——不存在,因此意识呈现不出质量特征,站在质量上感知不到意识的量,这就需要人为定义意识算不算存在了。思维的性质能感觉到的是物质+真空产生了意识,这意识肯定属于相对存在了,当物质和真空理想化到0时,物质、真空和意识同时为0,这时的0为绝对不存在。当物质和真空为最小单位“1”时,物质+真空→意识对应到万象定理1+(-1)=0,这是一切存在(包括意识)的基础。万事万物都是由基础累加起来的,表述为x+(-x)=0x是任意的,可以看出0的变化也反映出思维的不同。

长期以来,人们误解了真空的实质,物质的运动本来是由真空作用的,但物理学误以为“运动是物质的属性”,致使暗物质“永远都找不到”,万象定理也就相当于1+0=[-(-1)]的形式了。当意识被定义为不存在时,“永远都找不到”的真空很容易和“不存在”的意识混在一起,成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辩证法实际上成了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对立统一,或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正确情况应该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对立统一,现实的默认情况是,都分别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统一。古代的阴+阳→道才真实体现了物质+真空→意识。

物理是研究物质的,物质具质量特征,吻合人的现实观念,故质量存在也可叫做物理存在。数学是研究数的,具无质量的空泛感,是脱离现实的理想化工具,意识存在也可叫做数学存在。质量与意识的对立统一,也可以说是物理与数学的对立统一。物理只研究基本单位,数量交由数学完成,数学与物理的协同完成整个世界的量化成为哲学,这就是哲学定理:哲学=数学×物理,表达式为ㄟ=ym。ㄟ代表哲学,y代表数学,m代表物理(质量)。显而易见,数学、物理是科学的基础,科学与哲学对立统一。

哲学是一切文明的涵义,以哲学思想和科学理念看世界,归总为形而上学与形而下用的对立统一,形而上学无质量,形而下用有质量,可引申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等。若形而上学算存在,那就是理想存在,形而下用当然是现实存在了。

在当前认知中,绝对化的、理想化的东西现实中并不存在,只存在于理性思维中,那么绝对真理也只能存在于形而上学中,人们想要表达的各种神明也只能在形而上学中。形而上学貌似产生于物质现实,但却完全脱离了质量,而质量又是现实存在的标志。所以若把形而上学定义为存在则绝对真理存在,反之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不存在则绝对真理不存在。

人类的思维活动一般默认现实存在为标准,理想存在又必须相对于现实存在,所以说有绝对真理或存在绝对真理是不矛盾的,充其量现在还没找到。如果说没有绝对真理或不存在绝对真理,这种否定虽然很矛盾,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通过默认的词性和语境修辞来解决的,已经心知肚明了,只是不太在意语法结构。所以前者的肯定是名词性短语,后者的否定是形容词性短语,都达到了表达的目的。后续会有更多的说明。

参考前期文章:《万象定理(15)矛盾的三维性》《万象定理说明》《增加意境修辞,减少交流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物理距离》

(作者笔名:玫子;本名:李海深)

QQ505126065(lxg)

邮箱:gxah@sohu.com

请用以下方式留言
发邮件至:gxah@sohu.com或505126065@qq.com
 本站留言因故可能造成无限期延时,请谅解